2017 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禁止任何虚拟货币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类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也被要求停止交易业务。当时比特币价格约在 3 万元人民币左右,但这一价格并非禁令的触发因素。2021 年,国家进一步强化监管,将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活动列为整治重点,此时比特币价格已飙升至 40 万元人民币附近,却依然未能改变被全面禁止的命运。
从本质来看,中国禁止比特币相关活动,是因为其存在多重危害。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缺乏实际价值支撑,价格完全由市场炒作决定,波动剧烈,容易成为投机工具,加剧金融风险。同时,虚拟货币交易去中心化、匿名化的特点,使其成为洗钱、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此外,虚拟货币挖矿消耗大量能源,与 “双碳” 目标背道而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禁令实施后,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被全面清理,比特币在境内的交易渠道基本断绝。但仍有部分人试图通过境外平台交易,这种行为不受法律保护,面临资金损失、平台跑路、被诈骗等多重风险。例如,有投资者在境外平台参与比特币交易,因价格暴跌损失数百万元,却无法通过合法途径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