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Web3.0 以其创新的理念和前沿的技术备受瞩目,其中区块链作为核心支撑技术,成为各界关注焦点。那么,中国对 Web3.0 区块链持何种态度?答案是,中国认可并积极推动 Web3.0 区块链在合规框架内发展。
从政策导向来看,中国对 Web3.0 区块链技术展现出大力支持。工信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系列政策文件,为 Web3.0 区块链的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同时,会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成立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90),助力构建规范化发展体系。各地方也纷纷响应,如北京发布《关于推动北京互联网 3.0 产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 - 2025 年)》,上海出台《上海市培育 “元宇宙” 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 - 2025 年)》,这些专项政策旨在抢抓 Web3.0 发展新机遇,凸显出中国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对 Web3.0 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高度重视。
在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相关研究机构积极跟踪国际动态,深入开展 Web3.0、元宇宙、非同质化通证(NFT)等新兴概念研究,探索去中心化身份管理、虚拟数字人等技术实现路径与应用场景,并研判潜在风险与应对举措。目前,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联盟链底层平台,像长安链通过开源开放推动技术迭代,吸引超 5 万名开发者,发布 15 个版本,发展 120 余家行业生态合作伙伴,彰显中国在 Web3.0 区块链技术领域的探索成果与创新活力。
应用培育上,中国 Web3.0 区块链应用已覆盖工业、医疗、教育、旅游等多领域。互联网企业依托自身优势,推出大量数字藏品、元宇宙空间等相关产品。中央网信办会同多部门开展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行动,在能源、法治、版权、贸易金融等 16 个特色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与经验。此外,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等数据交易机构的成立,为 Web3.0 数据要素规则探索提供实践平台,加速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标准研制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90)推动发布国内首个区块链技术领域国家标准《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参考架构》,规范系统功能架构与核心要素,为区块链系统建设、服务选择提供指引。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中国也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标准、国内标准协同发展,同步开展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工作,提升在全球 Web3.0 区块链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不过,中国在认可和推动 Web3.0 区块链发展过程中,始终将风险防控与合规监管放在重要位置。对于虚拟货币相关活动,鉴于其高风险特性,中国保持严格监管态度,防止其扰乱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金融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 Web3.0 区块链技术的否定,而是在鼓励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同时,坚守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底线,引导 Web3.0 区块链技术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轨道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