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投资领域,交易所诈骗的手段不断翻新,严重威胁投资者的财产安全。近期,多起典型案例揭示了当下交易所诈骗的新动向。
“DGCX 鑫慷嘉” 平台的爆雷事件引起轩然大波。该平台盗用 “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 的旗号,宣称能为投资者提供虚拟货币、石油等投资项目,并承诺高达 1% 的单日收益率。为了吸引更多人入局,它以发展下线成员数量确定分成比例,构建起传销式的金字塔结构。投资者需先将人民币兑换为 USDT(一种稳定币)进行入金,平台的内部计价、利润回报及出金也都以 USDT 为单位,利用其国际自由流通性,增加资金追查难度。当大量投资者被高收益吸引而纷纷投入资金后,6 月 25 日,平台突然无法提现,次日系统瘫痪。平台方给出 “公司被监管部门定义为偷税漏税,账户资金被全部冻结” 的借口,还要求用户按持仓金额的 10% 充值 USDT 缴税,纳税后每日产生 1% 收益,累计达 100 枚 USDT 才能提现,且提现手续费高达 50%。最终,公司创办人黄鑫在会员交流群中宣称已在国外,宣告平台停摆,网传该平台涉案金额高达 130 亿元,约 200 万名投资者卷入其中 。
还有一些诈骗团伙打造虚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以 “新加坡注册”“持有美英金融牌照” 等虚假宣传包装自己,如 “OURBIT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欧比特平台)。他们参照比特币市场交易价格伪造交易 K 线图,虚构多种虚拟货币交易假象,营造专业合规的平台形象。同时,诈骗分子化身投资 “老师”,在微信群频繁晒盈利截图,安排 “托儿” 附和,诱导被害人参与高杠杆投资。该平台实际是封闭的 “用户-平台对赌市场”,与外部及国际市场并无真实关联,通过设置 “滑点”、制造 “插针”、推行高杠杆交易等数据操控手段,大幅增加客户亏损概率。对于大额盈利客户,则采用锁定账号、游说追加投资或直接封禁等方式,让客户血本无归。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该平台诱骗近 3 万人参与 “投资”,涉案金额达 4.6 亿元 。
这些最新的交易所诈骗案例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一是利用热门投资概念,如虚拟货币、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等,吸引投资者目光;二是构建复杂且隐蔽的资金流转方式,借助虚拟货币的特性规避监管与资金追查;三是采用传销式拉人头模式,快速扩大受骗群体;四是通过虚假宣传与伪造交易数据,营造投资盈利假象。投资者务必保持高度警惕,面对高收益承诺、复杂资金操作以及不明来源的投资平台,要谨慎核实平台资质,不轻易投入资金,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