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不少项目通过空投回馈用户。例如,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Uniswap 在 2020 年开启了大规模空投先河,向早期用户发放 UNI 代币,让参与者收获颇丰。进入 2021 年,类似活动不断涌现。衍生品交易平台 dYdX 在当年 9 月进行空投,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分发其原生代币 DYDX。据统计,此次空投价值高达 20 亿美元,瞬间点燃市场热情。在空投消息公布后,众多用户纷纷参与相关操作,试图获取空投资格,一时间平台交易量激增。
与此同时,专注于 NFT 领域的项目也积极投身空投浪潮。OpenDAO 在圣诞节前夕,对所有在 OpenSea 上有过交易记录的以太坊地址进行快照,并分发 SOS 代币。该消息一经发布,便在币圈引发轰动。在圣诞节当天,随着用户纷纷领取代币,SOS 价格短时间内大幅波动,项目市值一度突破 3 亿美元,展现出空投活动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然而,空投背后并非只有机遇,风险也如影随形。许多空投项目在代币分发后,价格迅速下跌。如 OpenDAO 的 SOS 代币,在达到高点后,价格一路狂泻,如今已较峰值下跌 63.7%;Gas DAO 的 GAS 代币,在空投首日价格便暴跌 77.1%。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用户在获得免费代币后选择抛售套现,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承压。
部分不法分子还利用空投设下陷阱。他们打着知名项目空投的幌子,诱使用户提供私钥、助记词等重要信息,一旦用户上钩,资产便会瞬间被盗取。还有一些项目本身存在技术漏洞,在空投过程中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